男, 1978年5月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
田轩教授主要从事公司金融、创业投资、企业长期战略投资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贡献为:
(1)根据中国金融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特点,提出了用金融市场与工具激励企业长期战略投资的理论与方法,并设计了一整套包括宏观金融制度、中观金融市场和微观企业战略在内的激励机制体系,解决了传统以绩效为基础的契约理论在激励企业长期战略投资上失灵的问题,弥补了金融对企业长期投资作用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切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在早期创业投资机制研究领域,提出了包括分阶段注资、辛迪加模式及公开市场学习等提高创投机构投资效率的驱动模型及管理工具,为中国创投市场和企业战略投资机制设计提供了认知方法论上的指引。
(3)在金融监管与科技创新互动机制研究领域,提出了激励相容的监管体系逻辑框架,并服务于对金融科技统一监管规则的宏观政策制定,为金融科技监管和风险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田轩教授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UTD 24顶级期刊17篇和FT50期刊26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主持多个国家级课题。论文已得到9000多次谷歌学术引用,多篇论文总计70余次入选全球前1%高影响力论文。田轩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管理学青年奖(2016)、北京市哲学社会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年经济学家奖(2020)、并两次获得詹森奖(Jensen Prizes)最佳论文奖。
架构金融支点,撬动创新中国
上午九时许,成府路沿街已然熙熙攘攘,而在仅一墙之隔的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内,朱红的教学楼在晨光中安静地矗立。穿过庄严的石刻浮雕的门墙,一层的大厅内两排大字映入眼帘——“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献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谐”。
在主楼5层的一个小间里,那个隐没于书山纸海中的身影就是田轩。他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36岁就获聘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终身教授的他,却在同年回国入职清华,朝着他心目中为国为民的“学之大者”不断前行。
回国十年来,他奔走在经济调研的第一线,以宽广的思路和独到的视角观察、理解资本如何激励创新,以党外知识分子、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为中国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如今,他被授予2022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在金融与创新的交叉领域创造知识
田轩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风险投资和公司金融等传统领域,直到在2009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他和同行聊起一篇名为《激励创新》(“Motivating innovation”)且尚是工作论文的理论文章。文中指出,用绩效合约只能激励常规性的工作,激励创新是无效的。因此当一个创新项目失败,没有办法区分出是因为创新人员偷懒,还是因为创新本身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失败率高等原因。所以激励创新需要崭新的合约:在短期内容忍失败;在长期里奖励成功。
理论和现实的龃龉在呼唤着崭新的研究。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深厚的金融学功底培育了田轩的敏锐学术嗅觉,他迅速捕捉到“金融作为一种创新激励的工具”这一核心命题,并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蕴含着一座亟待开发的富矿。债、股、治理、政策、流动性、金融市场开放……一个个灵感如雨点般倾斜而下,田轩一头扎进了金融与创新这个交叉领域,开始了多年的深耕。
三年后,这片处女地上结出第一颗果实——田轩的合著论文《股票流动性提升还是抑制企业创新?》(“Does Stock Liquidity Enhance or Impede Firm Innovation?”)发表。这篇论文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公司的股票流动性越高反而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负面影响。面对诸多的怀疑和否定,田轩和他的团队凭着一股咬定真理不放松的韧劲,又投入三年时间,凭借充分的分析和推演最终颠覆了传统观点,这篇文章最终也得以问鼎金融学顶刊《金融杂志》(The Journal of Finance)。
虽然在美国接受了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但田轩的学术视野并没有局限在欧美一隅。解答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他始终的追求。
2014年,田轩发表了论文《金融发展与创新:跨国证据》(“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Cross-country evidence”),对中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市场机制设计有重要启发意义。除此之外,田轩的多篇发表还在企业层面提出了包括分阶段注资、辛迪加模式、企业风险投资及公开市场学习等提高创投机构投资效率和业绩的模型和工具,指导了多家国内领先企业战略投资机构的战略制定与投资实践;而在国家层面,研究还发现了金融市场开放在企业创新中扮演的角色——开放的金融市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智力水平和更好的分散风险,从而鼓励企业长期投资和科技创新。
2018年,在博士毕业十年之际,田轩出版了代表作《创新的资本逻辑》,并于2021年完成第二版更新。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基于原创成果来介绍金融与创新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参考书。在书中,田轩着重关注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运用金融的手段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是如何更有效地为企业创新进行融资。
理论方面,经由精巧的研究设计,田轩搭建起起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涵延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诸多要素,为学界打开了更宽广的研究思路。而在实践方面,虽然研究初始以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但书中着力引入了大量的中国数据和案例,对中国金融的发展参考美国经验、吸取美国的教训具备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个有鲜明学术品牌的学者,一个金融与创新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是田轩的同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教授安砾对他的评价。
在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地带思考中国
“作为一名中国人,骨子里我一直深信‘学之大者,为国为民’,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在田轩看来,研究美国问题最终还是落脚到中国,无论是在2001年出国留学,还是后来对学术产生兴趣,又或是如今著书立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着密切关注。
“我在金融和创新领域的研究发挥了一些带动作用,但如今这个领域内伸手可摘的‘低垂之果’已经所剩无几了。” 面对越来越拥挤的学术空间,田轩对中国市场不同于美国市场的表现从而激发更多学术研究的可能寄予厚望。“最早的研究都是用美国数据研究美国问题、试图发现美国经济金融的规律。但回国后我发现这些规律和研究未必适合中国,所以得出的结果往往很不一样。”中国近些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为田轩的研究滋养出出一片新的沃土。
全新的实践孕育着对既有认识的超越。比如,他在中国的市场里重新检验自己有关“金融分析师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发现由于金融市场市场发展阶段的差异,中国的金融分析师在企业创新中起到的作用与美国不同。针对这一发现,田轩先后形成两篇论文,对美国的研究《分析师追踪不为人知的一面:以企业创新为例》(“The Dark Side of Analyst Coverage: The case of Corporate Innovation”)已于金融学顶刊JFE出版;对中国的研究也即将付梓。
全新的实践也意味着多元的争论和潜在的风险,而田轩总不惮于给出科学的回应。他先后兼任证监会第六届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深交所第一届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委员、深交所第一届创业板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亲身参与了股票市场的注册制改革;2019年开始,他以党外知识分子专家组成员的身份陆续提出推进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提高新三板流动性、逐步在有承载空间城市逐步放松户籍管理等多项重要政策建议,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制度完善贡献了学术力量。
今年,田轩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参与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修订工作,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建议。例如,根据他对40多个国家的比较研究,为有效激励企业对创新的投资,提升政策的稳定性是更重要的因素,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市场形成连续、稳定、一致的预期,从而让企业有信心进行创新、长期投资。于是,他提出在报告原件“保持政策延续性针对性”之外,特别建议增加“稳定性”一词。
此外,田轩连续多年参加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参与过数字经济、产业链转型升级、共同富裕、促进内需等多项国情考察和调研,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中走在最前沿。
“我希望研究能够正视听、明是非,不要让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误导了我们改革前进的方向。一个产业政策事关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企业背后是很多家庭,涉及到的是一个个我们的老百姓。”在田轩看来,经济、金融并不是高大上的学科,它关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线上与线下的三尺讲台播种桃李
三尺讲台,一心敬畏。从教十五年,两次荣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田轩对待教学工作始终一丝不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程,他都精心备课,并且享受与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他的课程大纲设置内容专业而详细,案例、论文层出不穷,但每到艰深晦涩之时,他又能讲得深入浅出、信手拈来,如果遇到重点,田轩用双手比划“引号”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国的学生听话勤奋,但需要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创造力。”在田轩看来,博士阶段是一个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学习知识)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发现知识)的过程,而这个转变则被他称为“最惊险的一跃”。为了引导学生完成这最“惊险的一跃”,田轩的经验是让学生做“加法”,导师来做“减法”。
所谓“加法”,是让学生们保持阅读前沿文献、了解金融实践的习惯,并能够用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认识和思考问题,进而寻找并提出有意义的论文选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导师需要去做包容的“减法”——为学生筛选出真正有趣又有意义的研究点。比如,在定期举办的学术组会和为博士生开设的《高级金融前沿问题研究》课程上,田轩都会与学生们交流讨论最前沿的金融学研究,并鼓励学生随时发问,在思想交锋与智慧碰撞中,让同学们不仅学习金融知识,更要了解金融运作背后的逻辑。
鼓励探索与自由发展也是田轩在教学中坚持的原则。长期对“创新”的研究让田轩意识到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脚印、朝着既定的研究方向继续前行并不妥当,学生也不应该将自己严格地禁锢在传统研究的条框中。“田老师不会先入为主地规定我的研究方向,而是会首先听取我的思路和观点,从逻辑性、可操作性等多方面和我逐一进行探讨,为我提供助力,最终的成果是一个教学相长、切磋琢磨的产物。”田轩指导的博士生朱志铭说。
回国以来,特别是投身有关中国市场的研究以来,田轩也越发意识到传统的经济学教育以西方理论为主的局限性。在田轩的课堂上,他鼓励学生们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总结提炼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
自2017年起,他组建的企业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CVC)专题研究小组连续三年发布《中国CVC行业发展报告》;疫情期间,他带领学生们建立了“战疫情保经济”专题讨论小组,就疫情中和疫情后的经济、社会、卫生、教育、对外开放、舆论引导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将讨论结果汇总整理形成政策建议报告,是学术服务实践,实践滋养学术的生动案例。
在实体课堂之外,田轩也在酝酿着一番新的尝试:通过与新技术与渠道的结合以撬动一个更宏大的教育生态,进而去影响更多师生。通过线上方式、面向大众讲授的《公司金融》视频课,就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线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一部分,也正是田轩试图拥抱变化的一次尝试和实践。如今,已有将近8万人加入这门课程学习。
面对当前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资源配置效率、以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腾飞的诸多机遇和挑战,田轩愿意躬身入局,参与其中。不管是教书育人、学术研究,还是进行政策建议、金融普及,田轩的身影活跃在学界和业界,以切实的行动坚守着他的信念,为推动“创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他坚信:“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能够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用它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和特称,指导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这一代,可能也是之后许多代中国经济学者学者光荣的历史任务。”
文/柴瑞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