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_gray

专访详情

2010-吴世农(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010“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吴世农

男, 1956年12月出生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吴世农教授是我国财务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率先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因素,以及财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2003年吴世农教授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践,构建了一个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研究的理论模型,从证券投资风险和上市公司风险两方面,对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06年以来,他围绕我国股权分置改革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探讨我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问题,参与研究和构建1990-2003年中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指数”,分析了投资者法律保护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上支持了我国推行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必要性,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思路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分析了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影响因素,解释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证明了对价形成存在显著“锚定效应”,提出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形成的新机理。对股改公司的市场反应及附加承诺在股改方案中的作用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解释。他的研究紧密跟踪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率先对此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科学地解释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在我国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另外,吴世农教授还创立了基于创值思想的公司财务困境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公司治理变量引入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发现了影响企业是否发生财务困境的重要因素,为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研究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供了有效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世农教授先后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会计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China Accounting and Finance Review 和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4部;合作编著和翻译10部;主编教材16部。

2010“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吴世农:根植中国并服务中国

        和大部分80年代就飘洋过海、负笈求学的老乡或者同学们一样,他也曾经有数次机会能够留在生活优越的发达国家,走上国外大学的讲台。然而,他却选择了回到家乡,扎根在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上,为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而耕耘不辍。

       他是吴世农教授,现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全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如果当时留在了国外,那么在福建的侨胞大军中也许会多一位海外的学者,但国家却将少了一位资本市场与财务管理学科的领军人物。

 

波折中的必然:与管理学结缘

       1974年,高中毕业的吴世农被分配到街道工厂工作。在别人眼中,他是幸运的“留城青年”,但吴世农自己却非常羡慕那些“上山下乡”后被推荐做“工农兵学员”而得以上大学的同学。1976年,吴世农做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城市里的工作和户口到农村去,他希望借此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

       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不管在农村、城市,大学招生一律按考试成绩录取。但是,连煤油都很难买到的山区林场,又怎么可能有和城里一样的复习条件呢?第一次高考,他以几分之差落榜。又经过一年多的复习准备,他终于以高分考入了理想中的厦门大学。

       以为今后可以和第一志愿考古相伴终身的吴世农却没有想到,因为“数学考得很好”,他被录取到了一个“保密专业”——计划统计专业。“我小学文化都能干统计员,你还要到大学里去学干嘛?”舅舅的疑问也正是吴世农此时最大的疑惑。但是,一进学校,吴世农就发现自己对数字和数学的敏感在这个需要系统学习统计学的专业里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四年时间,吴世农打下了扎实的统计学基础,而这最终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术方向和研究路径。

       19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厂长、经理呼吁国家改善企业的管理方式,给企业“松绑”。关注到这一现象的吴世农第一次在大学里接触到了“生产管理”的课程,他对“管理”开始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

       1982年,已经留校的吴世农幸运地成为第一批“中-加管理教育合作项目”的中国留学生,被选送出国攻读MBA。“当时,国内还没有管理学这个学科,大家对工商管理硕士更是知之甚少”,吴世农回忆道,“学校当时希望,我出国还是做应用统计或者经济统计方向”。然而,来到加拿大,他却发现MBA课程中并没有多少与统计直接相关。

       不得已,吴世农尽可能地修读了一些涉及统计的课程。慢慢地,他发现“国外统计搞的东西和国内的很不一样”,在公司财务、投资学、营销学等相当多的领域中都十分注重应用性的统计方法。理解了这一点的吴世农选择了公司财务作为自己学习管理的切入口。MBA学习期间,他不仅修完了所有与统计相关的课程,还学习了大量与财务报表分析、资本市场有关的知识,并且旁听了数学系、生命科学系中有关前沿统计学方法的课程。1986年,当吴世农拿到加拿大达尔豪西(Dalhousie)大学MBA学位时,他不仅掌握了当时最新的统计学“武器”,还找到了在管理学中应用这些“武器”的领域。从此,吴世农与管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坚守带来突破:公司的财务困境是可以预测的

       2001年以前,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不仅找不到一种适用于中国市场的公司财务困境监测体系与预测模型,就连公司财务困境的定义与标准也是众说纷纭。

       吴世农教授的研究及时而有效地满足了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需求。他用动态的三阶段理论重新界定并优化了国外企业财务困境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财务困境是可以预测的”。通过对大量中国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吴世农和他的团队最终建立了由18个预警指标组成、能够全面分析企业的增长状况、资产使用效率、盈利能力、负债状况、资产流动性和现金生成能力的中国企业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这一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国外学者所提出的模型。吴世农的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认可,为我国企业财务困境的风险防范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和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际上,早在1987年,吴世农就试图推进相应的研究。当年,以中国出台《企业破产法》为契机。学成归国的吴世农和同事黄世忠一起,发表了一篇有关企业破产预测模型的论文,讨论“如何通过财务指标分析从而预测企业的破产”。尽管由于国内企业当时还没有财务数据,这一研究只能是空中楼阁,但这次尝试让吴世农相信,财务危机的防控在中国必将大有可为。

       十多年里,吴世农都始终坚守着财务管理的学科方向。在坚守中,吴世农完成了中-加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并前往斯坦福大学访学,他的理论造诣和研究能力大幅提升。而《现代财务理论与方法》一书也在此期间得以完成。可以说,没有多年的积淀和坚持,吴世农就不会有之后在相关研究中所取得的突破。

       2006年以来,吴教授又进一步创立了基于创值思想的财务困境预测模型。他提出,基于创值思想,企业是否会面临财务困境,“关键不在于盈利还是亏损,而在于创值还是损值”。与传统损益指标相比,创值理论将股东权益资本的成本也作为一种成本考虑在内,能更准确地衡量企业的资本经营绩效和实际收益。在此基础上,吴世农等又将公司治理的因素引入到预测模型中来。在他看来,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种种问题证明,公司治理的好坏尤其是企业高管行为的自私性与企业财务困境的发生息息相关。吴世农认为,财务管理已经走过了“独善其身”的阶段。“现代的财务管理研究一定要和公司治理、高管行为乃至企业外部政治社会环境研究相结合”。吴世农介绍道,下一步他和他的团队将结合实际问题,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重点聚焦企业高管的行为偏差、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等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方面,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学科的纵深研究。

 

冷静中的发现:中国资本市场最关键的是效率问题

       一直以来,吴世农都认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外部的资本市场是交互的。一个财务管理学者“不能不懂资本市场”,一家企业也离不开资本市场对其财务决策的影响。

       吴世农是中国最早关注资本市场的管理学者。1990年代初期,与经济学家们热议股市究竟“姓社还是姓资”的观察角度不同,吴世农冷静地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股市建立之初,股票没有人买,而很快却出现了抢购的现象,股市随之暴涨暴跌…吴世农认为,这其实反映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存在问题。1994年8月,吴世农在对大量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上海股票市场的效率与评价》的论文,成为国内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和规范研究的学者之一。吴世农提出,在“姓资姓社”之外,国家还必须解决资本市场“有效无效”的问题——要让股价充分反映所有的相关信息,从而使有效的价格信号科学引导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此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问题成为了吴世农众多研究的基点。2003-04年间,当所有人都在谈论股市的收益时,吴世农又从股市效率出发,冷静地提出了市场风险问题。吴世农发现,中国股市并不适用于西方经典的投资理论,投资组合、规模效应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定律在中国市场并不成立,而表明系统性风险的β系数在中国也难以准确预测。他的研究解释了股价“同涨同跌”的现象,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市场的有效性很弱。这一研究形成的学术专著被评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得到了股市监管层的重视。

       股权分置改革,是国家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有效运作而推进地一项重大举措。2005年起,吴世农教授围绕这一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验证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指数提高与股权集中度下降没有显著关系,吴世农指出提高市场效率光靠立法保护中小股民不够,股权分置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引入“锚定效应”分析526家上市公司所确定的对价,吴世农不仅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资本市场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新领域,还提出了“动态锚和静态锚”、“高锚和低锚”等一系列概念,深化了“锚定效应”的理论,并构建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研究中的检验方法。

       从最初每周买来《证券周报》与学生一起摘录数据到今天使用各类功能先进的软件和数据库,十多年来,吴世农一直通过持续地跟踪大量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冷静地监测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他的信念是:建设任何类型的资本市场,都必须要首先尊重市场规律,解决市场效率问题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执着带来收获:研究若不植根国家的需求就是在自娱自乐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吴世农就确立了两个研究原则:一个是“植根中国”,一个是“服务中国”。那时,吴世农强烈地感受到国际学术界对于中国学者的歧视。吴世农告诉记者,国际会议往往都只是搞一个特别论坛,让中国学者在那儿“自娱自乐”;而国际期刊当时也几乎不接受中国学者关于中国财务问题研究的文章,他们认为中国人研究的所有学术问题,他们在几十年前就研究过了。“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究再不从国家的实际和需要出发,不研究中国问题,不能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那么我们这些学者就真是在自娱自乐了”,吴世农动情地说道。

       吴世农认为,中国管理学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普及管理学,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更多的决策者、企业家和学生理解管理学理论。他说,“看到有很多人愿意听我讲课,听懂了我讲的理念,要比发表5篇学术论文还高兴”。为此,2008年,他再次亲自执笔,完成了《CEO财务分析与决策》这本中国式的教科书。

       吴世农曾经组织过一次对大中型企业100个高管的调查,发现只有大约1%的人喜欢看学术论文,而绝大部分的人都愿意看行业报告或案例和教科书。“作为学者,我们当然要追求学理上的进步,但这不是唯一。我们的研究还必须植根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国家与社会的实践服务,这也就是所谓的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吴世农教授如此说道。28年来,他也是如此执着地做的。

 

文/陶韡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