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
傅光明,福建圣农集团创始人,福建圣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光明以养鸡为终身奋斗的事业,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小时候生活过于贫穷。每每回忆童年吃鸡是一种奢望,他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里人吃得起鸡,不愁吃鸡,并且过上好的生活。就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开启了傅光明迄今三十多年的养鸡历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傅光明看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自己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使命,企业家要有长远的眼光,才能打造百年的工匠企业。傅光明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多次走访世界各地的先进农业企业,他对农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今,公司正迈向四十不惑,他希望用变革重新定义管理。
战略决策: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当时的国产设备还十分落后。在傅光明考察设备期间,发现了很多设备容易生锈,而锈一旦沾到鸡肉上,肯定会出问题。出于对食品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傅光明遂决定购买进口设备。在那个吃饭还用粮票的年代,用35万美元引进一台设备,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正逢肯德基要开拓中国市场,在得知圣农引进了进口设备后,便主动与其接洽。从那时起,公司在管理上逐渐有了国际思维、现代化思维的转变。
“引进设备后,他们还提供了全世界养鸡方面的信息、技术、订单,还有我们现在常讲的三句话:一是生产不以数量为准,以质量为准;二是不以产品为准,以品牌为准;三是企业与企业竞争是企业与产业集群的竞争。”
从前期的困难重重,到迎来了新机遇,正是得益于这个重大的决策,让圣农自此走上了腾飞之路。
品质控制:做食品就是做良心
围绕“鸡”,可以说圣农集团把所有的文章都做足了。这是一家拥有全中国最完整的肉鸡产业链的公司,每年,约5亿的白羽鸡诞生于此。
“到今天为止,养鸡企业中产业链像我们圣农这么完整的,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了。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饲料、屠宰加工、熟食到市场,非常完整,包括鸡毛、鸡血、鸡骨头等的加工,把与鸡有关的所有东西都加工处理掉,甚至用鸡粪发电。目前全世界能用鸡粪发电只有三个国家,在中国,我们是第一个。”
食品即人品,商道即人道。面对客户、员工、百姓,傅光明用智能化管理体系和追求品质的企业文化,牢牢地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这场博弈的背后,是他对人性切实且深刻的洞察。
“我从来不同意说出口的做好一点,内销的就差一点。我的产品在国内、国外是一个标准,两个标准就不对。”
傅光明曾经提出过“民以食为天,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口号,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他遵从良心,加强对产品的品质控制,从根本上避免不良事情的发生。在和肯德基、麦当劳等客户合作的过程中,圣农也是严格把关品质控制,即便是面对不同的客户市场和消费者,也丝毫不懈怠。
规避风险:科学的情绪管理能提升企业效益
傅光明表示,中国有很多企业由于情绪化成本没控制好,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事故。那么,在食品安全和企业管理方面,傅光明将善待员工看得十分重要,他认为,只有降低情绪化成本,才能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意外成本。从管理学理论上来讲,这被称为人本管理,即通过善待员工,形成正能量。
“爱护员工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做好企业,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事实上是企业老板的责任。企业要做大,就是靠员工。道理其实很简单,你爱他,他才爱你,你不爱他,他为什么爱你?”
文化合璧:企业发展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观念和方向。圣农花了八九年的时间制定自己的“文化”,用八个字,四个词总结,即诚信、品质、专一、共享。
虽只有寥寥八字,但却是字字珠玑。关于“专一”,傅光明表示,他对于习总书记提出的工匠精神十分认可,并强调他一辈子就只做(养鸡)这一件事,哪怕干不动了,也会将这份事业让女儿传承下去,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经常讲中型企业是靠制度管理企业,大型企业是用文化,用精神来管理企业,文化很重要。没有文化,没有精神,企业就没有发展。文化是企业的魂,什么是企业文化?我个人认为,就是董事长的思维,企业文化等于董事长的思维。”
中西方管理理念固然有差异,但如何取两者所长,融合兼施,则是傅光明看重的。他明确提出,中国企业只有把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和我们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才能做得好。
“文化,一定要融合在一起,完全是中国的文化会有问题,完全是国际的也会有问题,要融合在一起。”
当代中国,正在实施经济转型。类似圣农集团这样的企业,正在默默地用他们的实际贡献,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而努力。而傅光明这样的杰出企业家,也在多年的企业经营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为中国企业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做出卓越贡献。